韓國各地區的平均年薪呈現顯著差距。首爾市瑞草區以8,727萬韓元的平均年薪位居全國之首,緊隨其後的是江南區和龍山區,凸顯了首都圈核心地帶的經濟優勢。相較之下,部分地區的平均年薪則相對較低,顯示出韓國嚴峻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均問題。此薪資分佈反映了各地的產業結構、就業機會與生活成本的差異。

平均年薪是指在特定地區或行業中,所有受薪階級在一年內獲得的稅前總薪資的平均值。此數值是評估一個地區經濟水準、居民購買力以及勞動市場價值的重要指標,通常會因產業結構、職位類型、教育程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韓國的薪資分佈揭示了一個高度集中的經濟格局,資源與高薪機會明顯向首都圈傾斜,形成了鮮明的地域對比。
首都圈:韓國經濟的心臟
數據顯示,全國薪資水平最高的地區幾乎全數集中在首爾市及其周邊。首爾的瑞草區、江南區、龍山區和松坡區,以及京畿道的果川市與城南市,共同構成了韓國的高薪地帶。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韓國數十年來經濟發展模式的必然結果。首爾不僅是國家的政治中心,更是金融、科技、法律、文化與教育的絕對核心。全國排名前列的大企業總部、主要的金融機構、頂尖的律師事務所和諮詢公司,以及引領潮流的IT與娛樂產業,都雲集於此。特別是江南區的「德黑蘭路」,被譽為韓國的矽谷,聚集了無數高科技新創公司與跨國企業的韓國分部,提供了大量高附加價值的工作崗位。瑞草區則因大法院、大檢察廳等司法機關所在地,成為法律專業人士的聚集地。這種產業集群效應吸引了全國最優秀的人才,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進一步推高了該地區的薪資水準。這種「首爾共和國」的現象,使得首都圈的經濟活力與其他地區形成了巨大鴻溝。
區域經濟失衡的現實
與首都圈的光鮮亮麗形成對比的是,非首都圈地區普遍面臨著產業空洞化、人口外流與老化的挑戰,這直接反映在較低的薪資水準上。即便是釜山、大邱等主要廣域市,其內部也存在著顯著的薪資差異。例如,釜山內薪資最高的地區(海雲臺區)與最低的地區(中區)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反映出城市內部新興富人區與舊城區之間的發展脫節。許多傳統的工業城市或農業為主的郡、市,由於缺乏高薪產業的支撐,居民的平均收入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年輕勞動力為了尋求更好的職業發展和更高的薪酬,紛紛湧向首都圈,導致地方經濟進一步失去活力。這種惡性循環加劇了區域間的發展不平等,已成為韓國社會一個長期且棘手的課題。這與台灣經濟活動集中於北部都會區(台北、新北、新竹)的情況有相似之處,同樣面臨著中南部地區發展相對遲緩的挑戰,但韓國的首都集中化現象更為極端。
產業結構與薪資分佈的關聯
各地的產業結構是決定其薪資水平的關鍵因素。以蔚山為例,作為韓國的工業之都,擁有現代汽車、現代重工等大型製造業基地,其相關從業人員的薪資水平較高,使得蔚山成為非首都圈中平均年薪最高的城市之一。同樣地,忠清南道的牙山、瑞山等地因大型科技園區與石化工業的進駐,薪資表現也相對突出。反觀以農業、漁業或旅遊業為主要產業的地區,如全羅道和慶尚北道的部分郡,由於產業附加價值相對較低,季節性因素影響大,難以提供穩定的高薪職位。因此,一個地區能否成功吸引並培育高科技、金融、專業服務等高附加價值產業,直接決定了其在全國薪資版圖中的位置。韓國政府雖推動了「公공기관지방이전」(公共機關地方遷移)等政策,試圖透過將政府機構與國營企業總部遷往地方來帶動區域發展,但從整體薪資分佈來看,其成效仍然有限,未能從根本上扭轉經濟活動向首都集中的大趨勢。
重點整理
首都圈的薪資主導地位
- 全國薪資排名前五的地區中,有四個位於首爾市,顯示出韓國的經濟活動與高薪職位高度集中於首都。
- 首爾的瑞草區、江南區、龍山區和松坡區包辦了薪資排行的頂端,這些地區是韓國的政治、商業和金融中心。
- 京畿道的果川市也擠身前五,主因是其作為傳統的政府行政中心以及優越的居住環境,吸引了高收入族群。
- 這種集中現象反映了韓國「首都一極化」的發展模式,資源與機會大量向首爾傾斜。
顯著的區域薪資差距
- 最高薪資地區(首爾瑞草區,8,727萬韓元)與最低薪資地區(釜山中區,2,888萬韓元)之間的差距高達三倍。
- 薪資較低的地區多半位於非首都圈,特別是傳統工業區或農業為主的郡級單位,反映了產業結構的差異。
- 即便是釜山、大邱等主要廣域市內,新舊城區的薪資差異也相當明顯,揭示了城市內部的發展不均問題。
- 這些數據凸顯了韓國社會長期以來未能有效解決的區域發展不均衡挑戰,導致人口與資源過度集中。
排名前列
1위 瑞草區 (서초구) ₩8727萬
瑞草區位於首爾市南部,是韓國法律與公共行政的中心。韓國最高法院、最高檢察廳等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均坐落於此,使其成為全國律師、法官、檢察官等高收入法律專業人士最密集的地區。除了法律服務業,瑞草區也是許多大型企業總部和高檔住宅區的所在地。得益於優越的教育資源和便利的交通網絡,該區吸引了大量高學歷、高收入的專業人士居住,從而推高了整體的平均年薪,使其成為韓國收入最高的行政區。
2위 江南區 (강남구) ₩8649萬
江南區是全球知名的首爾富裕地區的象徵,也是韓國商業、金融、科技與時尚潮流的中心。區內的「德黑蘭路」有「韓國矽谷」之稱,聚集了眾多IT企業、新創公司和跨國公司的韓國總部。此外,這裡也是韓國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證券公司、投資銀行林立。江南區還以其密集的私立教育機構(補習班)和頂級的醫療、美容服務而聞名。多元化的高附加價值產業結構,為該區創造了大量高薪工作機會,使其平均年薪僅次於瑞草區。
3위 龍山區 (용산구) ₩7926萬
龍山區地處首爾市中心,地理位置優越,是韓國的交通樞紐之一。近年來,隨著韓國總統辦公室遷移至此,龍山區的政治地位顯著提升。該區不僅是許多大企業集團(如愛茉莉太平洋、現代產業開發)總部的所在地,還擁有廣闊的龍山公園預定地以及漢南洞等傳統富人區。大規模的都市更新計畫與高端住宅開發案,吸引了眾多高資產人士入住。其融合了政治、商業與高檔居住區的多元功能,使其平均年薪高居全國第三。
4위 果川市 (과천시) ₩6832萬
果川市是京畿道的一個小型城市,緊鄰首爾南部。在世宗特別自治市成立前,這裡是韓國主要的政府行政中心,至今仍保留部分政府機關。由於其曾有的行政中心地位,加上擁有首爾大公園、國立現代美術館等設施,居住環境清幽、綠地覆蓋率高,長期以來被視為公務員和專業人士的理想居住地。雖然城市規模不大,但居民多為收入穩定的中產階級以上家庭,拉高了整體的平均年薪水平,使其成為非首爾地區中收入最高的城市。
5위 松坡區 (송파구) ₩6027萬
松坡區位於首爾東南部,以其現代化的城市規劃和大型住宅區而聞名。區內擁有韓國第一高樓樂天世界塔、奧林匹克公園以及大型購物中心,是首爾重要的商業、文化和休閒中心。此外,蠶室地區是大型企業辦公樓和高檔公寓的聚集地,吸引了大量從事零售、服務、金融及IT行業的專業人士。完善的生活機能和優質的居住環境,使得松坡區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中上階層社區,其平均年薪在全國名列前茅。
排名 | 名稱 | 指標 | 細項 |
---|---|---|---|
第1名 | ![]() | ₩8,727萬 | 總薪資 - ₩15.4兆 |
第2名 | ![]() | ₩8,649萬 | 總薪資 - ₩20.6兆 |
第3名 | ![]() | ₩7,926萬 | 總薪資 - ₩7.4兆 |
第4名 | ![]() | ₩6,832萬 | 總薪資 - ₩2.5兆 |
第5名 | ![]() | ₩6,027萬 | 總薪資 - ₩17.9兆 |
第6名 | ![]() | ₩5,878萬 | 總薪資 - ₩24.1兆 |
第7名 | ![]() | ₩5,735萬 | 總薪資 - ₩6.9兆 |
第8名 | ![]() | ₩5,653萬 | 總薪資 - ₩3.1兆 |
第9名 | ![]() | ₩5,626萬 | 總薪資 - ₩9.3兆 |
第10名 | ![]() | ₩5,615萬 | 總薪資 - ₩2.9兆 |
第11名 | ![]() | ₩5,400萬 | 總薪資 - ₩9.7兆 |
第12名 | ![]() | ₩5,397萬 | 總薪資 - ₩25.1兆 |
第13名 | ![]() | ₩5,343萬 | 總薪資 - ₩5兆 |
第14名 | ![]() | ₩5,272萬 | 總薪資 - ₩6.6兆 |
第15名 | ![]() | ₩5,268萬 | 總薪資 - ₩9.9兆 |
第16名 | ![]() | ₩5,251萬 | 總薪資 - ₩7.7兆 |
第17名 | ![]() | ₩5,243萬 | 總薪資 - ₩9.3兆 |
第18名 | ![]() | ₩5,130萬 | 總薪資 - ₩8.4兆 |
第19名 | ![]() | ₩5,082萬 | 總薪資 - ₩23.9兆 |
第20名 | ![]() | ₩5,025萬 | 總薪資 - ₩6.9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