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表呈現了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歷史上投手生涯累積勝投數的排行榜。賽·揚(Cy Young)以高達511勝的成績穩居榜首,這項紀錄被廣泛認為是棒球界最難以企及的里程碑之一。排行榜前列由多位上古時期的傳奇投手主宰,反映了早期棒球時代與現代棒球在投手使用策略上的巨大差異。這份名單不僅是勝投數量的排序,更是見證百年棒球歷史演進的縮影。
勝投(Win):在棒球比賽中,給予對獲勝有最直接貢獻的投手的一項紀錄。一般而言,先發投手必須投滿至少五局,且在退場時球隊處於領先地位,並由後援投手將領先優勢保持到比賽結束,才能獲得勝投。
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歷史長河中,投手的勝投數一直是衡量其偉大程度的傳統指標之一。這份排行榜匯集了棒球史上最頂尖的投手,他們的名字不僅代表著個人的輝煌成就,也銘刻了不同時代的棒球風格與精神。要登上這份金字塔頂端的名單,不僅需要超凡的投球技藝,更需要驚人的耐戰力與數十年如一日的穩定表現。
投手黃金時代的遺產
排行榜的前幾名幾乎完全由20世紀初期的「死球時代」(Dead-ball era)及其後期的投手所佔據。以賽·揚、華特·強森等人為首的傳奇人物,他們的勝場數在今日看來彷彿是天文數字。這背後的原因與當時的棒球環境密切相關。在那個年代,投手車輪戰的概念尚未普及,先發投手往往需要一人投完整場比賽,四人輪值的制度讓他們有更多機會登板先發,從而累積大量的勝投。此外,當時的比賽策略、球的材質以及打者的攻擊型態,都讓投手在比賽中佔據了更為主導的地位。他們不僅是球隊的王牌,更是每一場比賽勝負的絕對核心,這種角色定位使得他們能夠在漫長的賽季中不斷累積勝場。
現代棒球的轉變與挑戰
隨著棒球運動的科學化與精細化,現代投手的角色與任務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嚴格的投球數限制、五人甚至六人先發輪值、以及分工明確的牛棚戰力(佈局投手、終結者),都大幅減少了先發投手的投球局數與勝投機會。球隊管理層與教練團更重視保護投手的職業生涯,避免因過度使用而導致受傷。在這種趨勢下,現代投手一個賽季能拿下20勝便已是頂級王牌的象徵,要達到生涯300勝的門檻更是難上加難,這也使得排行榜前段班的古老紀錄顯得更加遙不可及。近年來,雖然有像王建民這樣的台灣投手曾在MLB掀起旋風,連續兩個賽季拿下19勝,震驚了棒球界,但這也反襯出在現代棒球體系下,要長期維持高勝投數是多麼艱鉅的挑戰。
勝投數的真正意義
在數據分析盛行的今日,傳統的「勝投」數據的價值受到了許多討論。批評者認為,勝投數過度依賴球隊的打擊支援與牛棚的守成能力,無法完全反映投手的個人表現。因此,防禦率(ERA)、投手獨立防禦率(FIP)、每局被上壘率(WHIP)等更能體現投手壓制力的進階數據,逐漸成為評估投手能力的主流標準。然而,這並不代表勝投數毫無意義。能夠累積數百場勝投,本身就證明了該投手擁有超乎常人的耐戰力、穩定性以及在關鍵時刻為球隊贏得勝利的能力。它或許不是最精確的數據,但它承載了投手整個職業生涯的榮耀與貢獻,是一種橫跨時代、最直觀的偉大標誌。
重點整理
早期投手的絕對主宰
- 賽·揚以511勝的紀錄獨佔鰲頭,這被視為幾乎不可能被打破的紀錄。
- 排行榜前列的投手大多來自20世紀初期,當時的比賽規則和投手使用方式讓他們能累積大量勝投。
- 完投是當時的常態,投手每場比賽的投球局數遠超今日,增加了獲得勝投的機會。
現代棒球的典範轉移
- 現代棒球強調分工合作,設有嚴格的投球數限制和強大的牛棚,減少了先發投手的勝投機會。
- 生涯300勝已成為現代投手難以企及的里程碑,進入此排行榜前段班更是天方夜譚。
- 對投手手臂的保護和運動科學的發展,使得球隊不再讓單一投手承擔過多投球任務。
排名前列
第1名 賽·揚 511勝
丹頓·特魯·「賽」·揚(Denton True "Cy" Young)是棒球史上最偉大的投手,沒有之一。他的生涯橫跨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其創下的511勝紀錄至今仍是所有職業運動中最難以撼動的里程碑之一。他的名字「Cy」是「Cyclone」(旋風)的縮寫,源於他那快如旋風的速球。除了驚人的勝場數,他還保持著最多敗場(316場)、最多先發(815場)、最多完投(749場)以及最多投球局數(7356局)等多項MLB紀錄。他的偉大貢獻使MLB將投手最高榮譽獎項命名為「賽揚獎」,以紀念這位不朽的傳奇。
第2名 華特·強森 417勝
「大火車」(The Big Train)華特·強森(Walter Johnson)以其驚人的側投速球聞名於世,被譽為棒球史上最具壓制力的投手之一。在他的21年職業生涯中,全部效力於華盛頓參議員隊。他累積了417場勝利,在史上排名第二,同時他也是史上唯一一位生涯三振數超過3500次且防禦率低於2.20的投手。他創下的110場完封至今仍是MLB紀錄,這項數據完美地展現了他在投手丘上的絕對主宰力。強森的球速與耐戰力使他成為那個時代的代名詞,也是首批入選棒球名人堂的五位球員之一。
第3名 格羅佛·亞歷山大 373勝
格羅佛·克里夫蘭·亞歷山大(Grover Cleveland Alexander)是20世紀初期最具統治力的投手之一。他與華特·強森和克里斯提·馬修森共同定義了那個時代的投手黃金標準。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總共取得了373場勝利,與馬修森並列歷史第三。他最為人稱道的紀錄之一是在1916年單季投出16場完封,至今仍是無人能及的單季紀錄。儘管晚年飽受癲癇與酗酒問題困擾,亞歷山大在投手丘上的天賦與成就,使他成為棒球史上不可磨滅的傳奇人物。
第3名 克里斯提·馬修森 373勝
克里斯提·馬修森(Christy Mathewson)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投手,更是當時的國民偶像,以其卓越的品格和球技被譽為「基督徒紳士」。他生涯同樣拿下373勝,與亞歷山大並列第三。馬修森以其精準的控球和獨特的「下沉球」(Fadeaway,即後來的螺旋球)聞名。他生涯17個賽季中有13個賽季拿下20勝以上,並在1905年的世界大賽中投出三場完封,創下了至今無人能破的史詩級紀錄。他與華特·強森一樣,是首屆棒球名人堂的五位成員之一,其地位可見一斑。
第5名 華倫·史潘 363勝
華倫·史潘(Warren Spahn)是二戰後最偉大的左投手,也是這份榜單前列中,職業生涯最接近現代棒球的投手。他生涯共取得363場勝利,是史上勝投數最多的左投手。史潘以其驚人的耐戰力著稱,他有13個賽季達到20勝以上,其中6季是連續達成。他的投球動作極具特色,被形容為「風車式」揮臂。史潘的成功證明了即使在打擊火力逐漸增強的時代,憑藉智慧、控球和毅力,投手依然能夠取得輝煌的成就。他曾說過:「打擊是時機,投球則是打亂時機。」這句話完美詮釋了他的投球哲學。
| 排名 | 名稱 | 指標 | 細項 |
|---|---|---|---|
第1名 | 511勝 | 906場 | |
第2名 | 417勝 | 802場 | |
第3名 | 373勝 | 696場 | |
第3名 | 373勝 | 636場 | |
第5名 | 363勝 | 750場 | |
第6名 | 362勝 | 621場 | |
第7名 | 361勝 | 697場 | |
第8名 | 355勝 | 744場 | |
第9名 | 354勝 | 709場 | |
第10名 | 342勝 | 600場 | |
第11名 | 329勝 | 741場 | |
第12名 | 328勝 | 531場 | |
第13名 | 326勝 | 623場 | |
第14名 | 324勝 | 807場 | |
第14名 | 324勝 | 774場 | |
第16名 | 318勝 | 864場 | |
第17名 | 314勝 | 777場 | |
第18名 | 311勝 | 656場 | |
第19名 | 310勝 | 527場 | |
第20名 | 307勝 | 565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