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圖表顯示了全球不同地區在1961至2021年間,每人每日肉類的平均消費量。在2021年,香港以402克的肉類消費量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美國(348克)和瑙魯(344克)。在亞洲,香港和澳門的肉類消費量領先於其他地區,而台灣、韓國及日本的消費量則相對較低,分別為246克、223克和157克。這反映了不同國家與地區對於肉類的需求和飲食文化的差異。
每日肉類消費量是指一個人平均每天攝取的肉類總量,通常以克數表示。這個指標能反映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飲食習慣、經濟水準及飲食文化偏好。
這份統計圖表呈現了從1961年到2021年間各國每人每日肉類消費量的變化趨勢。全球肉類消費量在這段期間普遍增加,特別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與地區尤為顯著。例如,香港在2021年每人每日平均消費402克的肉類,位居世界之首。這可能與其高度都市化的飲食文化、經濟富裕以及肉類供應充足有關。此外,美國(348克)、瑙魯(344克)和澳洲(302克)也呈現高消費量,這些地區的肉類消費受益於強大的農業產業及消費文化的推動。
相比之下,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的肉類消費量相對較低,如日本(157克)和中國(172克),部分原因可能在於飲食文化的影響,例如,亞洲地區的飲食傳統中,植物性食材通常占主導地位。儘管如此,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近年來的肉類消費量逐步增加,反映出經濟增長與飲食習慣的改變。
這份數據還突顯了肉類消費與環境及健康問題的潛在關聯。隨著肉類需求的增加,畜牧業對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例如溫室氣體排放和水資源使用量的上升。在健康方面,高肉類消費可能增加某些慢性病的風險,這使得各國在健康與環境保護上更加重視肉類消費的平衡。這份報告展示了全球各地對肉類需求的差異,也讓我們得以了解其背後的經濟、文化和健康因素。
排名 | 名稱 | 指標 |
---|---|---|
第1名 | 香港 | 402g |
第2名 | 美國 | 348g |
第3名 | 諾魯 | 344g |
第4名 | 蒙古国 | 317g |
第5名 | 阿根廷 | 316g |
第6名 | 巴哈馬 | 307g |
第7名 | 澳洲 | 302g |
第8名 |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 300g |
第9名 | 澳門 | 299g |
第10名 | 以色列 | 295g |
第11名 | 薩摩亞 | 291g |
第12名 | 西班牙 | 275g |
第13名 | 巴西 | 271g |
第14名 | 智利 | 268g |
第15名 |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 265g |
第16名 | 葡萄牙 | 259g |
第17名 | 法屬玻里尼西亞 | 253g |
第18名 | 克羅埃西亞 | 249g |
第19名 | 中華民國 | 246g |
第20名 | 聖露西亞 | 246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