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賺錢的媒體娛樂品牌排行:寶可夢穩坐第一,Hello Kitty緊追在後

這張圖表展示了歷史上收入最高的媒體娛樂品牌。寶可夢系列以1,500億美元的總收入高居榜首,其次是Hello Kitty與小熊維尼,分別累積了890億與760億美元的收入。這些品牌橫跨動畫、遊戲、電影和商品化領域,展現出其跨世代的影響力與商業潛力。

全球最賺錢的媒體娛樂品牌排行

這張圖表展示了歷史上收入最高的媒體娛樂品牌。

Change Chart

    媒體娛樂品牌是指以某個角色、故事、世界觀或系列作品為核心,透過多種媒體形式(如動畫、電影、遊戲、漫畫)與商品化手段所建立的整體商業品牌。其收入來源通常包括授權費、商品銷售、票房收入與遊戲收益等。

    媒體娛樂品牌的價值不僅反映在其原創作品的成功上,更與其衍生商品、遊戲、授權合作等多元收入來源息息相關。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寶可夢系列自1996年問世以來,其跨足電視動畫、掌機遊戲、集換式卡片、電影等領域,構築出極為穩固的全球市場。其成功也帶動了任天堂整體的品牌價值提升。第二名的Hello Kitty雖然不像寶可夢一樣依賴劇情或角色成長曲線,但透過其標誌性視覺符號與大量的聯名合作,在全球建立起龐大的女性與親子粉絲群體。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迪士尼的多元品牌策略。榜單中包括了小熊維尼、米奇老鼠、迪士尼公主和漫威電影宇宙,皆屬於迪士尼旗下。這顯示出該公司對於經典角色的長期經營與IP整合的能力,不僅掌握老少皆宜的內容資源,也能有效地延伸其品牌生命週期。像是小熊維尼與米奇雖然誕生於20世紀初,但至今仍活躍於全球各地的商品與影視內容中。 除了動畫與遊戲產業外,像《週刊少年Jump》則展現了日本漫畫作為媒體內容起點所帶來的變現潛力。透過紙本漫畫延伸至動畫、電影與周邊商品,日本出版業也成功地將角色內容商業化,成為媒體品牌價值的重要一環。 總體而言,這些高收入品牌的共同點在於其強大的角色魅力、故事延續性與全球化的行銷策略。透過長期累積的粉絲基礎與有效的產品設計,這些品牌在多個世代間建立了難以取代的影響力,也為後續的新興IP樹立了典範。

    排名名稱指標細項
    第1名
    寶可夢系列
    $1,500億
    發售日期 - 1996年
    第2名
    Hello Kitty
    $890億
    發售日期 - 1974年
    第3名
    小熊維尼
    $760億
    發售日期 - 1924年
    第4名
    米奇老鼠
    $740億
    發售日期 - 1928年
    第5名
    星際大戰
    $700億
    發售日期 - 1977年
    第6名
    超級瑪利歐系列
    $570億
    發售日期 - 1981年
    第7名
    麵包超人
    $560億
    發售日期 - 1973年
    第8名
    迪士尼公主
    $460億
    發售日期 - 2000年
    第9名
    週刊少年Jump
    $400億
    發售日期 - 1968年
    第10名
    漫威電影宇宙
    $350億
    發售日期 - 2008年
    第11名
    魔法世界
    $320億
    發售日期 - 1997年
    第12名
    七龍珠
    $316億
    發售日期 - 1984年
    第13名
    變形金剛
    $300億
    發售日期 - 1984年
    第14名
    蜘蛛人
    $290億
    發售日期 - 1962年
    第15名
    蝙蝠俠
    $280億
    發售日期 - 1939年
    第16名
    鋼彈系列
    $269億
    發售日期 - 1979年
    第17名
    芭比娃娃
    $262億
    發售日期 - 1987年
    第18名
    ONE PIECE~航海王~
    $238億
    發售日期 - 1997年
    第19名
    北斗之拳
    $225億
    發售日期 - 1983年
    第20名
    玩具總動員
    $218億
    發售日期 - 1995年